如皋市委宣传部 如皋市文明办 主办
 
 
如皋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教育  爱心城市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主题活动  全民阅读  雉水评论
图说文明  走进如皋
公告公示  文件资料
首页->文件资料
如皋市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见
发表时间:2015-07-27   来源:   责任编辑:王 磊 [打印] [关闭]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常态长效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央、省、南通市文明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现就2015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紧扣2017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总体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内涵,不断深化系列创建,强化道德教育,拓展志愿服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跻身全省12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第一方阵,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如皋。

  二、重点工作

  1.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扎实推进系列创建。一是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规划引领,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科学制定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动态督查机制和全民发动机制,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常态常效推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人民群众对老小区条件改善、集居区物业管理、出行停车通畅方便、黑臭河道专项整治等方面的新需求,大力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事难事有效解决,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更好地激发群众参创热情。坚持重心下移,精心策划开展“创文明小区、建和谐楼栋、育书香家庭”创建评比活动,激活创建“细胞”,夯实创建基础。二是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用好“江苏文明单位在线”平台,强化常态管理考核,鼓励推动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创建活动,强化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服务水平。将文明单位创建触角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延伸,推动“两新”参创单位的企业文化、单位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以新一轮南通市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先进评选表彰为契机,选树一批创建标兵,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优美环境建设和美好民风建设并重,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发挥党校基层分校、村民学校教育功能,用好农村大喇叭、农村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利用“双送”、 “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形势政策等各类教育实践,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文体活动,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深化文明镇村、文明集市、美丽农家、“五好文明家庭”、“幸福家庭”系列创建,推动乡风民风改善。持续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旧村改造等硬件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把“文明结对、城乡共建”作为一项硬任务抓实抓好,提升城乡共建实效,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合力,促进城乡一体文明。

  2.以增进价值认同为目标,持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一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以爱心城市建设为引领,立足凡人善举,广泛发动群众,常态开展“镇村好人”、“最美如皋人”推荐评选,隆重表彰第二届如皋市道德模范,运用媒体宣传、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文艺演出等形式,让身边好人事迹叫得响、传得开。进一步做好“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推荐参评工作,发挥好“梦江苏·逢善必扬”手机客户端作用,扩大道德典型影响。探索建立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开展走访慰问道德模范活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树立好人好报价值导向。二是营造浓厚道德氛围。运用公益广告这一有效形式,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保证报纸、广播、电视、重点网站刊播公益广告的版面、时段、数量,扩大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公共场所、交通运载工具和各类社会媒介刊播覆盖面,运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方式加大推送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增进价值认同,自觉践行。三是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国家重要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我市“爱国主义和全民国防教育月”,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结合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弘扬孝敬、勤俭节约、文明礼仪等传统美德,以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文明。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法治文化,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四是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红黑榜”信息发布形式,定期通过媒体公布讲诚信和不守信的单位及个人,奖励信用行为,明确失信处罚办法,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组织开展“我与诚信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商户”、“诚信之星”系列评比表彰活动,推动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诚信建设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引导人们诚实做事、本分做人,夯实社会道德根基。

  3.以志愿服务制度化为重点,不断强化公民道德实践。一是壮大志愿队伍。推动城乡社区全面建立以社区干部、专业社工、“五老”人员、楼组长、居民代表为骨干,以邻里互助为形式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推动各级文明单位全面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组织“名师名家”专业志愿者与所在或邻近社区长期挂钩结对,定时定点服务社区居民,提升志愿服务实效。加大对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人士培育力度,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参与度。二是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实施“文明如皋”志愿服务行动,重点开展文明引导、文明服务、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文体、科技、医疗卫生“四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流动等困境儿童、残疾人、农民工以及全民阅读、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治安防范、科学普及、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友善奉献的社会风尚。围绕“学雷锋日”、“小亭志愿服务月”、“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大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影响。深化“党员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作表率”志愿服务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行动,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探索实施“志愿服务伙伴计划”,采取企事业单位赞助、志愿服务团队实施、志愿服务总队监督的三方合作模式,共同打造一批接地气、有影响的品牌服务项目。探索志愿服务“微公益”品牌,征集志愿服务“微需求”,广泛凝聚各方公益力量。三是落实激励措施。研究制定市志愿服务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扶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志愿服务保障,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活力。在“小亭志愿服务月”期间,开展星级志愿者评定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表彰,落实礼遇措施,提升志愿服务社会认同度。

  4.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不断深化教育实践。突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重点,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经典诵读伴成长,文明有礼扬美德”、“学法守法,崇德立德”、文明礼仪教育儿童木偶剧巡演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 “三好标兵”、美德少年评比表彰与学习宣传活动,培养造就品德高尚、富有理想、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如皋人。二是不断丰富“第二课堂”。 新建城乡学校少年宫16个,实现校级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好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和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场馆作用,提升校外教育辅导站、希望来吧、儿童快乐家园建设水平,广泛开展“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活动,活跃未成年人课外生活。三是不断完善教育网络。在充分发挥学校未成年人教育主渠道作用基础上,推进村(社区)家长学校建设,深入开展优秀骨干教师进社区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乡村行活动,持续开展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行动和文化环境净化行动,着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的“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工作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眼做深做实,着眼有用有效,积极顺应群众改善民生、提高素养的愿望,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勇当苏中全面小康领头雁的重要抓手,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站位、提升思想境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高效突破。

  2.加强统筹协调,坚持联创共建。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一切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把行业、村镇、单位、社区等各类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其他各城创建联动起来,更加注重做好宣传发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强化动态管理和常态督查考评,全力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文明创建新格局。

  3.创新方法手段,注重实际效果。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围绕今年重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特点,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手段,精心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有效平台,大力推进内容形式创新、渠道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做到老品牌有新亮点,新载体有实内容,不断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实践中螺旋式上升。

  (此件发至各镇(区、街道)、市级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如皋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5年1月29日

 
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如皋市文明办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如皋市委新闻网 如皋市文广集团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