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委宣传部 如皋市文明办 主办
 
 
如皋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教育  爱心城市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主题活动  全民阅读  雉水评论
图说文明  走进如皋
公告公示  文件资料
首页->文明动态
让每一个生命都发出光辉
发表时间:2018-05-17   来源:   责任编辑:王 磊 [打印] [关闭]

  【编者按】 

  残疾人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关爱的特殊群体,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他们身有残疾,但他们的灵魂不残疾;他们生存艰难,但他们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却可歌可泣。在建设“强富美高”魅力新如皋的进程中,我市残疾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全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贡献出了力量。

  为弘扬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营造全社会关心帮扶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在第28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优秀残疾人,用文字诠释他们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向他们学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坎坷和曲折。

  石晓华:“生命强者”的反哺情怀 

 

 

  最美人物:石晓华,长江镇无臂残疾人

  最美故事:6岁那年,石晓华遭遇了一场触电事故,命虽保住了,但永远失去了双臂。生活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没有放弃学习,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练习用嘴咬着笔写字。逆境中,他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

  1992年9月,石晓华回到村里务农。他一方面精心照料病重的母亲,一方面用双脚和那张“多功能”的嘴帮助家里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因为喜欢书法,第二年,石晓华经人介绍拜师学起了书法,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口书进步明显,甚至学会了用双脚刻字。

  多年来,石晓华几乎把口书艺术视为生命的全部,一直坚持着、苦练着,用残缺的身躯创造出人生的奇迹。2009年,他主演的小品《飞翔的维纳斯》获得全国戏曲大赛金奖;2012年,小品《地铁里的太阳》获得江苏省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2013年,石晓华还成立了星光残疾人艺术团,领着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残疾人兄弟姐妹撑起一片天。

  2016年,石晓华与市慈善基金会达成协议,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爱心基金,用于帮助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水平。目前,石晓华已向自己的爱心基金注入启动资金3万元。不仅如此,石晓华还发起成立了一个公益联盟——“无臂七子”书画艺术联盟。成立后,他们常常义卖自己的书画作品,所得善款均用于公益事业。

  最美心语:我的今天是社会给予的,所以我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记者王俊

  陈山勇:自强不息的盲足国脚 

 

 

  最美人物:陈山勇,城南街道视力残疾人

  最美故事:1988年1月,陈山勇出生在城南街道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母亲的遗传,他生下来就是全盲。8岁时,陈山勇被父母送到南通市盲哑学校就读,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足球,常常跟着一帮低视生在水泥操场上踢球,并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2005年8月,陈山勇光荣入选由学校组队的江苏盲人足球队,开始了在盲足绿茵场上的征战历程。经过两年的专业训练,陈山勇成为江苏盲人足球队中的主力队员。2005年12月,全国首届盲人足球锦标赛在海口市举行,刚成立三个多月的江苏盲人足球队在赛场上奇迹般地夺得冠军。在一次拼抢中,身为前锋的陈山勇被山东队的后卫用膝盖猛烈一顶,当场被撞出去两米多远,他疼得满地打滚,甚至还出现了休克症状。然而,经过医生的简单治疗后,陈山勇重新回到了赛场,忍着剧痛继续征战,一直坚持到最后。

  陈山勇征战盲足赛场十多年,伴随伤痛而来的,是一连串令人瞩目的光环。他顺利入选中国盲人足球集训队后,先后出征北京残奥会、广州亚残运会、第四届亚洲盲人足球锦标赛、世界盲人足球锦标赛等赛事,摘金夺银的同时,还屡获“最佳射手”殊荣。

  2015年12月2日上午,江苏省第五次自强模范暨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陈山勇获评“全省自强模范”称号,受到表彰。

  最美心语:是足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更让我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国家有召唤,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重返绿茵场。□记者王俊

  赵建梅:用盲杖描绘多姿多彩的绚丽人生 

 

 

  最美人物:赵建梅,推拿医师

  最美故事:1984年,赵建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然而,大学毕业那年,她却因一场大病导致眼底血管破裂而双目失明,一度陷入绝望。在市委市政府、市残联等主要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赵建梅前往南通盲校学盲文、学按摩,而她也尝试着调整心态,勇敢地面对不幸。

  “我的第一个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风的他一开始是被抬着来接受推拿治疗的,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他居然能够拄起拐杖独立行走,这让我特别欣慰。”赵建梅笑着说,“我突然意识到,我苦练推拿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别人的病痛,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钻研推拿手法、积极与病患沟通、笑着面对生活……通过临床摸索,总结前人的经验,赵建梅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推拿技术,对治疗风湿骨伤、颈肩腰腿疼痛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她先后为很多患者缓解了久治不愈的病痛,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知心朋友。

  最美心语: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所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去派上用场。□记者喻军军

  刘逸:让生命的羽翼绽放 

 

 

  最美人物:刘逸,市作家协会会员

  最美故事:25年前,江安镇六团村九组,一名女婴呱呱坠地,父母给她取名刘逸,希望她以后的生活安逸幸福。可是上帝似乎给这个家庭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刘逸是一名先天性脑瘫患儿。

  为了让小刘逸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学,刘逸的祖母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接送刘逸完成了初中的课程。

  写作一直是刘逸的一个梦。身体上的残疾,让她感受到在很多方面她无法和健全人比较,但在文字面前,她找到了一种平衡、平等。为了寻找素材,每次祖母推刘逸在村子里四处逛时,刘逸总会在轮椅背后的口袋里备着一本硬面抄和一支圆珠笔,不管走到哪里或者什么时候,只要有一丝灵感闪过,她就会用自己独创的速记方式记下来。

  写作的过程中病魔再次缠上刘逸,为了不让“走了一半的路就此停下来”,刘逸每天忍着疼痛坐在电脑面前敲击键盘。就是这样一个几经磨难的年轻女孩,凭借一根手指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生命的羽翼》。如今,身残志坚的刘逸不仅被破格吸纳进入市作家协会,还被评为第九届“如皋市十大杰出青年”,2016年5月和2017年5月连续两年被评为“南通市好青年”,2016年4月创立个人爱心基金——“刘逸爱心基金”,将部分售书所得捐出,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最美心语:人生总是面临着多种抉择,有时候有些事,做了比不做好,青春本就是用来奋斗的。□记者吴环宇

  申季学:“拐杖为伴”奋力撑起多彩梦想 

 

 

  最美人物:申季学,南通市泰尔佳集团员工

  最美故事:老家在城北街道的申季学今年41岁。4岁时,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身体从脊柱往下都严重畸形萎缩,双脚无法行走,从此终日与双拐为伴。

  现实是残酷的,但关爱是温暖的。全家人的呵护让她一步步走出心理阴影,也让她鼓起勇气走进了课堂。

  16岁初中毕业后,申季学受母亲影响,开始对手工编织产生兴趣,学起了棒针编织技术,这一学就是23年。多年坚持不懈,申季学熟练掌握了每一项编织的手法和技巧,她还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了许多造型可爱的工艺品、挂件。除了简单的棒针编织,申季学还会精选材料、搭配颜色,自己制作各种式样的编织品,比如儿童服装、钱包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市残联推荐,申季学在2005年参加了全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一举夺得棒针编织项目金牌;2009年,参加全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再夺棒针编织项目金牌;2011年,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摘得棒针编织项目银牌。2016年,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棒针编织项目的角逐,在高手如云的国际竞赛中摘得银牌。

  最美心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残疾人就一定不会落后于别人。□记者佘俐

  杨海霞:“袖珍女孩”巧手编织灿烂人生 

 

 

  最美人物:杨海霞, 江苏田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样卡制作员

  最美故事:今年36岁的杨海霞出生于城北街道镇南社区的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她突发高烧,被诊断患有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这个病没办法根治,使得她的身高永远定格在96厘米。

  为了自食其力,17岁那年,杨海霞报名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钩针、棒针培训班。为学好钩针技术,她反复练习,钩了拆、拆了又钩,手指磨破了也咬紧牙关坚持着。

  时代在进步,手工艺品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为此,杨海霞边学习边创新,努力创作各种花样的钩织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市残联的扶持下,杨海霞还办起了钩针编织加工点,不仅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为周边2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2005年7月,经市残联选拔,杨海霞有幸参加了全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摘得钩针编织项目金牌。2011年6月,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她又夺得钩针编织项目金牌。2016年,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波尔多市举行。经层层推荐选拔,杨海霞代表中国参加了钩针编织项目的角逐,摘得银牌。

  最美心语:虽然我无法选择命运,但我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记者佘俐

  冒朝霖:于无声处听花开的声音 

 

 

  最美人物:冒朝霖,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

  最美故事:1972年冬,冒朝霖出生在如城街道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后,不幸降临到冒朝霖身上——一次发烧导致他永久性耳聋。从此,冒朝霖告别了有声世界,失去了语言能力。

  在上学期间,一位听障美术老师用手中的画笔教他认识了这个多彩的世界。那时,冒朝霖就立志要像这位老师一样,用爱作笔,为听障学生描绘多姿多彩的人生。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美术,参加文化馆的高考美术补习班,先后考取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美术中专班和长春大学美术系,成为我市第一个聋人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到特殊教育学校工作。

  在学校,冒朝霖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既是听障学生的老师,又是他们的贴心朋友。学生们总喜欢跟他谈心,有疑惑时请他当参谋,获得成功时,与他分享,遇到挫折时,向他倾诉。他的学生李丹第一次参加南京聋人高中招生考试,名落孙山,她一时接受不了这一残酷事实,情绪波动很大。冒朝霖及时疏导、积极开导、耐心劝导、精心辅导,帮助李丹走出阴影、恢复信心。一年后,李丹终于如愿以偿考取南京聋人高中,后来,又考取了天津理工大学。他多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绘画大赛,先后获得奖项二百多个。其中学生朱亚岗获得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扎染项目金牌。

  最美心语: 所有聋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健听人一样考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能学得一技之长,自信自强立足于社会。□记者喻军军

  许波银:寻找属于自己的明亮人生 

 

 

  最美人物:许波银,中国大爱联盟艺术团团长,二级战斗英雄,盲人艺术家

  最美故事:许波银曾是老山前线的一名战士,1984年对越的自卫反击战中,他被炸伤了,昏迷了近十天。醒来后的许波银,耳朵和眼睛受到了重创。在恢复中,他的听力渐渐有所好转,然而眼睛却永远失去了重见光明的机会。

  当时年轻的许波银渐渐接受了眼睛看不见的现实,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新的爱好。写散文、作诗、唱歌、拉二胡……如此种种都是这些年许波银挖掘出来的爱好,也正是这些爱好,伴着他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

  之后,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许波银在南通大学医学院学习了大半年时间的推拿,并成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推拿室。

  除此之外,许波银还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比如,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义务推拿,表演一些节目等。他的精神也打动了很多皋城儿女,许波银成了孩子们的学习对象,很多学校都会邀请他去学校给孩子做讲座,讲述他的军旅生涯,激发孩子奋进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美心语:既然命运有这样一个安排让你遇到难以想象的挫折,那么,就改变态度去认真对待。每一次挫折都有可能变成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或许能绘就出人生的另一道彩虹。□记者吴环宇

 
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如皋市文明办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如皋市委新闻网 如皋市文广集团新媒体部 苏ICP备110253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