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委宣传部 如皋市文明办 主办
 
 
如皋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教育  爱心城市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主题活动  全民阅读  雉水评论
图说文明  走进如皋
公告公示  文件资料
首页->文明创建->基层创建
文著社区:生活污水“微循环” 河清水绿“新样板”
发表时间:2020-05-14   来源:   责任编辑:王 磊 [打印] [关闭]

   

   

   

  初夏时节,走进白蒲镇文著社区,仿佛走进了城市公园,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水质清澈、波光粼粼;一座拱桥架在河上,别有情趣,一幅农村诗意生活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这条河总长约3公里,既是穿村而过的景观河道,也是村民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满河的杂草和漂浮物,每逢夏天恶臭连连,住在河边的居民都不敢开窗。

  这翻天覆地的改变,主要得益于文著社区近年来启动的生活污水处理“微循环”工程。

  “小装置”有“大作为” 

  文著社区共有三级河3条、四级河4条,传统的居住方式都是以排居住、依河而居,原先,村民们洗澡、洗衣、厨房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河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恶劣,村民甚至不敢用来浇灌农作物,大家意见很大。

  从2019年开始,在得到市、县、镇三级政府的支持后,市住建局先后投入数十万元,进行河道整治。村里还专门聘用了保洁员,对河面漂浮物、杂物等每天进行清理,村干部不定期进行督查。

  如果说河道整治是立竿见影的“治标”举措,那么打造生活污水处理“微循环”则是文著最具亮点的“治本”之举。

  在村民杨秀梅家的围墙外,记者看到,几根塑料管破墙而入,一直延伸到地下,地面上有好几个窨井盖。“这其实是一个微缩版的‘污水处理厂’,由隔油池、三格式填料厌氧池、氧化槽潜翻湿地等部分构成。”文著社区党总支书记薛卫东介绍,通过管道将村民家中的厕所、厨房等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器,再经过处理设备高效降解,粪便变成了氮气和微量二氧化碳,污水变成了干净无味的清水。”薛卫东告诉记者,他们在市住建局的技术指导下,把农户过去的三格式化粪池进行了改进,用来处理农户家的生活污水:“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成本低、免维护、无动力、易管理,这样一套设备大概在四五千元,这笔钱全部由政府出资,不用农户承担一分钱。”

  自从沿河住户完成生活污水设施改造后,村级河道的水质很快就提升了。“哪怕是最热的夏天,窗户一开,吹进来的都是清风,再也没有以前的臭味了。”杨秀梅这样说。

  集居污水“微循环” 

  打造环保“新生态” 

  通过政府费用托底,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入河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文著社区还有一个120多户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这一块的生活污水又该如何处理呢?

  距离陈大娘家几十米的地方就有一块“神秘绿地”,白色栅栏,灌木、绿草茵茵,乍看是个小花园,其实地表下是一套污水收集微动力处理系统,说白了就是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装置都是原生态的,不用任何化学药剂,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达到可排放标准,再流入村里的沟渠。

  薛卫东介绍,前几年,村里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给每家每户都铺设了专门的污水管网,将村民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处理中心进行循环处理。

  薛卫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污水处理装置加上管网铺设,全村120多户,就要近百万万。不过,这笔钱都是政府扶持的,农民不需要掏一分钱。

  “原先我们整个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都排放在不远处的小河里,那时候只要走到河边就能闻到臭味,现在小河干净了,空气也变得清新不少。”家住文著社区的张志军今年83岁,见证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整个建设过程,每每提起污水处理设施带来的变化,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目前,文著社区被列为如皋沿河居住线实施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的试点社区。通过打通生活污水“微循环”工程,打造农村生态河清水绿的“新样板”,让群众真正享受精致、美丽、宜居的乡村新生活。□融媒体记者吴环宇 李龙 朱钰 

 
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如皋市文明办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如皋市委新闻网 如皋市文广集团新媒体部 苏ICP备110253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