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委宣传部 如皋市文明办 主办
 
 
如皋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教育  爱心城市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主题活动  全民阅读  雉水评论
图说文明  走进如皋
公告公示  文件资料
首页->雉水评论
本期主题: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发表时间:2017-06-12   来源:   责任编辑:王 磊 [打印] [关闭]

 

合力描绘新画卷 

——对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考 

孙福才 

  在“新常态”作为社会转型新命题的时代,旅游业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作用凸显。发展全域旅游,无疑是顺应新形势、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积极响应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号召,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经过努力,我市成为南通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专题调研我市时,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给予较高评价。

  一、从战略性高度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强化全域旅游产业地位。我市将“大旅游产业全域化”列入“十三五”全市“六大重点产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被列入全市“六城同创”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在科学、精心编制《如皋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时,坚持多规合一,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相互衔接,统筹谋划,融合发展。

  加强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强化党委、政府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领导,全市建立由市委书记挂帅、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各镇(区、街道)建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决策机制;实行“1+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二、用抓招商引资力度抓旅游供给侧改革

  2017年,全市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全市重点经济工作考核内容,进行全面考核,用抓招商引资的力度推进旅游工作推进,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

  加大长寿资源整合力度,打造特色旅游龙头项目。凸显长寿文化品牌,推动旅游业与长寿文化融合,着力打造长寿旅游度假区、盆景旅游风情小镇、白蒲长寿美食小镇和长青沙药植养生小镇,建设极具个性吸引力的龙头旅游景区。

  加大古城资源挖掘力度,打造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挖掘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提升文化旅游品位,推动旅游业与古城文化融合,以水绘园景区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景点,争创国家5A级景区;推动胶片电影产业文化园建设;打造“梨花春雨”长寿漫城高端养生园。

  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打造生态休闲度假项目。放大绿色生态品牌,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水利、生态资源的深度融合,重点打造龙游河水上生态游览景区、龙游河生态湿地公园、九华乡村旅游养生集聚区,以及白雪线和蒲黄线2条乡村旅游养生带,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三、以惠民富民目标抓旅游融合产业发展

  加大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引领广大市民共同参与,通过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促进创业富民,增强市民获得感和认同感。

  推动“旅游+农业”融合。在农业发展中,既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也满足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娱乐采摘等需求,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形态的发展。

  推动“旅游+工业”融合。在工业发展中,促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户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现代工业旅游。

  推动“旅游+城镇建设”融合。在城镇建设中,满足市民居住和生产功能的同时,也注重特色旅游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

  推动“旅游+”交通、水利和其他融合。重点打造旅游风景绿道、水利设施景点,鼓励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大众旅游新业态产品化和产业化。

  四、按群众满意标准狠抓旅游公共服务提升

  完善提升“吃住娱”档次,让游客游得开心。在“吃”上树品牌,充分依托长寿养生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资源,着力挖掘传统风味,打造长寿特色品牌宴席。在“住”上多层次,有序发展高星级酒店、特色宾馆、精品民宿、露营地等。在“娱”上有场所,积极鼓励发展高档次的酒吧、茶吧、康体等休闲娱乐业。

  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让游客行得方便。加强主要景区(点)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对接;依托联系全域内城、镇、村和景区景点的车行道路,构建旅游绿色风景廊道。全面规范旅游标识系统设置,推进国道省道和城市道路旅游标识系统规范建设,新设和完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标牌。

  进一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让游客用得卫生。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00座,全市新建旅游厕所全部按照国家A级以上标准建设,改造厕所70%以上达国家A级以上标准,确保布局合理,使用便利。

  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让游客游得顺心。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全市所有旅游景区(点)、旅游宾馆和饭店以及重点旅游乡村实现WIFI全覆盖;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的融合共建。

  完善公共旅游休闲体系,让游客游得舒心。统筹打造博物馆、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公园绿地、滨水地带、休闲绿道和开放式景区等公共旅游休闲空间体系,确保城乡均质和“主客共享”。

  五、为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抓住关键核心

  目前,全域旅游工作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全域旅游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我们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未雨绸缪。

  要全域旅游发展,更要文化旅游大发展。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和生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国家繁荣和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旅游业是文化发展和繁荣极为重要的载体,最是润物细无声地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旅游景点、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延绵不绝,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旅游的终极目标。发展旅游业,需要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

  要全域旅游发展,更要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有序发展、循序渐进,一哄而上、无序发展获得的只是暂时人气和虚假繁荣。这就需要我们按照高起点、做精品、有文化、合理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全域旅游发展,更要抓精品景区打造。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一种概念,是一种理念引领。其核心是全面提升全域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造福人民群众;重要抓手是打造好独具特色、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精品旅游景区,大力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我市要紧紧抓住长寿养生文化、花木盆景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三驾马车,打造长寿养生文化景区。从1975年至今40多年,先后认定7大“世界长寿乡”。如皋作为世界第六大长寿之乡,是唯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平原地带的“都市文明型”长寿乡。这是如皋独具的特色文化,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打造长寿养生精品旅游景区,得天独厚。打造花木盆景文化景区。如皋花木盆景产业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屡屡摘金夺银,2014年如皋盆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派盆景作为中国七大流派之一,以“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的独特造型独步天下、享誉全球。我市花木盆景大有文章可做。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景区。近代大学者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如皋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首个高潮即在千年前的宋代。大教育家、军事家、音乐家胡瑗则是这个时期的佼佼者。他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首创中国教育的分科教学。胡瑗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这是如皋又一大优质资源,是我市打造千年古城文化旅游精品的“金矿”,倾力挖掘这一“金矿”,我们责无旁贷。(作者系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发展全域旅游意义重大 

  一、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

  协调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促进景点景区内外协调;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

  绿色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能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

  开放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

  共享发展方面,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二、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5年,国内游达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这就要求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全过程,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当前,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旅游产品和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爆发式、井喷式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与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和期待不相适应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解决。

  三、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大城市人口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有序转移;可以聚集人气商机,带动现代生态农业和农副产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行业联动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能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发展全域旅游,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在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文明素质,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四、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10%,早已成为世界重要产业。当今世界,美国、西班牙、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巴西、印度、南非等众多国家纷纷实施旅游国家战略。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主要是用老天爷留给我们的自然遗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现在游客更加希望在当地进行深入的交流交往,更重视对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居民素质等整体环境的评价。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全域旅游要做哪些工作? 

  全域旅游的核心是加快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以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新阶段。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求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全域旅游要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一、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有效结合。

  二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体制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治化和市场化。

  三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关系的积极平衡。

  四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五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六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旅游、法院、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

  七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八是从仅由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和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二、现阶段推进全域旅游的着眼点。

  一是在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比如,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灌溉功能,还要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要求,还应建设风景道,规划建设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自驾车旅游服务;农业发展除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等等。

  二是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多规合一,从整体上优化环境、美化景观、优化旅游服务。

  三是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综合化管理。

  四是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旅游城镇;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化,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户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通过旅游+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通过旅游+信息化,将旅游业培育为信息化最活跃的前沿产业;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生态旅游。

  五是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要让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既要让游客游得顺心、放心、开心,又要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标准 

  (1)建立党政主导下的全域旅游领导机制。建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域旅游领导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机制。

  (2)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机构。适应旅游业综合产业综合抓的需要,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赋予其旅游综合产业相适应的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协调、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等职能。

  (3)依法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推广“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及其他联合执法机构。

  (4)旅游对当地经济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

  (5)旅游对当地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

  (6)旅游扶贫富民绩效良好。区域内农民因旅游发展直接受益达到20%,区域内2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

  (7)旅游交通服务良好。区域内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往重点旅游村落和景区的公路具备旅游巴士通行条件,全域内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准确、完备。

  (8)厕所革命成效明显。区域内重点旅游场所、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要求。所有临街、临景的单位厕所免费向游客开放。

  (9)乡村卫生环境良好。区域内所有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良好,污水集中处置、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10)无线网络畅通。全域内所有宾馆饭店、景区景点和重点旅游乡村实现WIFI全覆盖。

  (11)建立全面反映旅游综合贡献的统计体系。建立能够全面反映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贡献的旅游统计体系。

  (12)文明旅游,安全有序。创建期间无群体性旅游投诉事件,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严重不文明旅游现象。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长江药用植物园——荷塘暮色

 
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如皋市文明办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如皋市委新闻网 如皋市文广集团新媒体部 苏ICP备11025320号-1